经典案例
文脉永续 千秋仓颉庙筑牢华夏文明之基
一、景区概况
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镇境内,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。仓颉是轩辕黄帝的记事史官,被尊称为“仓圣”。他创造的鸟迹文字,结束了远古结绳记事的历史,开辟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先河,被誉为“文字始祖”。仓颉庙北屏黄龙山,南临洛河水,景区整体占地面积约1100亩,主要包括核心文保区、中华碑林区、上古文化园区。

核心文保区创建时间不晚于春秋时期,是集“庙、墓、碑、书、柏”五位一体的文化圣地,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“仓颉传说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解放战争时期,西北野战军指挥部进驻仓颉庙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存。
中华碑林区内有碑亭6座,碑廊4道,南北走向,位于两侧。廊、亭置碑 330余通。整个碑林书画并呈,风格各异。东部廊亭存古,西部廊亭展今。
目前,景区内上古文化园区已建成,包含游客服务中心、游客集散广场、祭祀大道、祭祀广场、生态停车场以及配套的市政设施,更好的提升了景区形象和品位,景区卫生和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二、创建规划范围
白水县仓颉庙创建AAAA级景区规划面积约1100亩。其中核心文保区占地 1.2 万平方米,中华碑林区占地2.13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 2225 平方米,上古文化园区占地 63.27 万平方米。

三、区位及交通条件
白水县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。是连接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重要枢纽,车程距省会西安和陇海铁路一个半小时、咸阳国际机场两小时。菏宝高速、榆蓝高速贯通县境东西南北,西延、西包、黄韩侯3条铁路穿境而过,342国道、201省道连通全域,形成内联外通的大交通格局。仓史路及两条县道贯穿仓颉庙景区,景区内部道路众多,交通顺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