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案例

您当前位置:首页>经典案例> 一院一品 激活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

一院一品 激活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

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

项目名称:耀州区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(区)

项目位置: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

项目类型:概念规划+申报创建

项目时间:2022年6月

1.png

一、项目简介

耀州区,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,辖8个镇3个街道办,现有村(社区)129个,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8.1万余人。耀州文化底蕴深厚,是“一圣四杰”之故里,有药王山、大香山寺等古迹遗存,是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。

2.png

二、现状分析

近年来耀州区以“系统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”为总要求,持之以恒实施“2342”工程,全力推进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”创建工作,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、服务提质增效、社会力量共建共享、保障机制等方面成果突出。

3.png

三、规划原则

提炼符合耀州发展的四大规划原则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,政策标准和本地特色相结合,盘活存量与适度扩充增量相结合,制度创新与实践推动相结合。

4.png

四、亮点内容

5.png


公共文化符号系统化,打造耀州“六张文化名片”


统筹全区、总体定位,打造以耀州历史文化、照金红色文化、药王养生文化、非遗民俗文化、红拳武术文化、现代公共文化为核心的六张文化名片。在政府网站、政务系统官方微信号、文图两馆线上展示平台进行内容更新,在两馆展示空间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进行文化名片的系统性更新。

6.png

(耀州“六张文化名片”)


公共文化设施网格化,形成城乡“两个品质文化圈”


即城市“一刻钟文化圈”和农村“十公里文化圈”。按照公益性、基本性、均等性、便利性要求,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完善城区和中心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,增加文化馆、美术馆、名人纪念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非遗展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和服务质量。依托文化中心、文化广场、镇综合文化站、村(社区)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推动全区文化发展繁荣。

7.png

(耀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三级网络)

8.png

(文化服务机构整体进行改造提升及文化氛围包装)


公共文化活动特色化,包装升级品牌群众文化活动


打造四大节庆活动品牌:“中国药王山庙会”、“香山民俗古庙会”、“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”“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红色旅游节”。区文图两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,原创“耀•朗读”、“耀•传承”、“耀•未来”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,针对小孩、老人、视障人群,开展“智趣书坊”“银发学堂”“触摸世界”三大细分文化品牌活动。



公共文化供给数字化,建成特色数字资源服务体系


一是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双平台和双通道,打造两个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阵地。线上积极推进“云耀州”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,与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互联互通,开展“云阅读”“云展览”等文化“云服务”活动,线下实施图书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和“非遗”项目数字化工程。二是实施数字化非遗活化模式。实现线上培训、授课、录播、直播互动、影音记录,完善区非遗数字化建设服务新效能,筹备拍摄制作以《耀“遗”行舟》系列传统文化纪录片为代表的精品视频。

(“线上+线下”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双平台——公共文化数字互动体验)


(“线上+线下”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双平台——耀州文化的数字影视宣传)


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化,组建耀州公共文化服务联盟


组织全区各类文化场馆、文化企业、社会组织、商业中心等单位,成立公共文化服务联盟,推出常态化文化惠民项目,旨在从机制、阵地、信息、品牌、人才等方面共同推动耀州公共文化品牌发展,形成供给侧更多元、覆盖面更广、活动规模更大、品牌效应更突出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。

13.png


公共文化空间下沉化,建设微而美的“文化小院”


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形态,按照“一院一品、建管结合”的思路,保障文化小院建设因地制宜。在中医药养生、红色、非遗、民俗、陶瓷、书画等多个类别进行空间延展,让文化小院各美其美,以下沉式新型空间集聚资源、集结人气、集齐民心,带动群众学技、置业、致富,让“小院子”彰显“大文化”。

14.png

(将秦绣小院进行多点式复制,产业活化)


公共文化形态多样化,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


完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非遗展示室,打造村级文化驿站,文化机构和旅游机构实现互通互补,搭建乡村文化的“文化+新兴媒体”的传播平台,培育农村文化队伍。

15.png

(耀州本土非遗资源转化,打造非遗文化展厅)


文旅产深度融合创新,打造耀州专属非遗活化模式


推动文旅深度融合,将全县A级旅游景区全部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畴;打造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,探索“非遗+旅游”“非遗+节庆”“非遗+研学”“非遗+演艺”“非遗+文创”等多种跨界融合的新模式;激活非遗传习坊业态形式。

16.png

(全区A级旅游景区设立文化分馆或文化服务点)


扩大文化服务社会圈,孵化培育优质社会参与主体


逐步打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,“党旗领航优秀文化志愿者示范培训基地”做大做强,融入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,建立文化志愿工作人才信息库。

(优秀文化志愿者示范培训基地)


(照金精神红色文化社会演出)


建规立制促创新发展,文化服务体系协调稳步运行


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规划及法规,建立健全政府财政投入保障体制,探索改革法人治理结构,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激励机制。

19.png

(民间艺人长效管理)

五、预期目标

我司全力助力耀州区以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巩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,通过打造六张文化名片、形成城乡两个品质文化圈、探索“文旅产”融合的非遗活化模式、建设微而美的“文化小院”等10项重点工作,实现耀州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、均衡发展、开放发展、融合发展,为陕西乃至全国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
20.png